
一、專業簡介:
桂林理工大學光電信息科學與工程專業,于2018年開始招生,依托桂林理工大學物理學校級一流學科,物理學、電子信息兩個碩士學位授權點。本專業面向國家在光電子技術、光學信息處理技術、光電傳感與檢測技術等新興和交叉領域的創新發展需求,堅持教研并進、科教融合,培養專業基礎紮實、研究能力和工程實踐能力強的本科人才。
二、培養目标
本專業培養适應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需要、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具備紮實光電信息科學與工程基本知識及從事光電科學理論研究和技術應用的能力,具有家國情懷、高度社會責任感、基礎理論紮實、創新實踐能力強的應用型人才。
三、主要課程
主幹學科:光學工程、電子信息。
主要課程:物理光學、應用光學、電磁場理論、模拟電子技術、數字電子技術、激光原理與技術、光電子學、信息光學、光學設計及 CAD、信号與系統等。
主要實踐教學環節:單片機仿真設計實訓、光電信息綜合實訓、學年論文、金工實習、生産實習、畢業設計(論文)等
四、畢業前景
畢業生初次就業率穩定在90%以上。每屆均有學生保研到中國科學院或“985”高校;考研平均錄取率達20%。
五、專業特色
通過學科需求與科學研究優勢相結合、社會需求與校企合作相結合,培養适應地方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需要的光學、光電子、光通信方面的寬口徑、厚基礎、強能力、高素質的應用型、複合型人才。
六、師資力量
本專業現有教師12人,其中教授3人、副教授5人,博士學位(“雙一流”、海外)占100%。入選廣西高層次人才1人,廣西傑青1人,高等學校千名中青年骨幹教師1人、屏風學者2人。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8項、廣西自然科學基金15項、發表SCI收錄學術論文100餘篇、授權國家發明專利30餘項、出版教材和專著8部(套)。主持廣西壯族自治區教改項目3項,發表教改論文20餘篇。獲區級以上教學競賽獎勵5項,校級教學競賽獎勵10餘項。指導本科生參加各類學科競賽獲獎100餘項。
七、教學科研獲獎
1. 獲廣西自然科學二等獎1項;
2. 獲廣西高等教育自治區級教學成果獎2項;
3. 廣西壯族自治區教師教學競賽獎5人次、桂林理工大學“十佳授課教師”3人。
專業帶頭人:李明教授

李明,教授,博士生導師,廣西高校重點實驗室主任,教育部高等學校大學物理課程教學指導委員會中南地區工作委員會委員、廣西物理學會理事。研究方向為低維納米材料的光電器件等。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2項、廣西自然科學基金1項。獲廣西壯族自治區自然科學獎二等獎1項,廣西壯族自治區高等教育教學成果獎2項。第一作者或通訊作者發表學術論文60餘篇,入選ESI高被引論文1篇,授權發明專利10項,出版教材和專著6部。主講本科生課程5門,研究生課程2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