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士生導師
師資隊伍
趙東海

郵箱:dhzhao@glut.edu.cn

趙東海,男,博士,研究員,博士生導師,國家優青,廣西八桂學者。主要從事宇宙大尺度結構、暗物質和暗能量等基礎前沿天體物理問題的研究。取得多項開創性的研究成果,在天文學頂級期刊發表SCI論文十餘篇,其中三篇第一作者論文的圖表、公式和結論被兩本國際權威教科書《Galactic Dynamics》與《Galaxy Formation and Evolution》大篇幅收錄, 在天文學權威期刊影響因子隻有5左右的背景下,單篇分别被SCI引用218328450次。曾獲得上海市自然科學一等獎(排名2/5)和第六屆“十大上海青年科技英才”提名獎。曾主持國家優秀青年科學基金和兩項面上基金、中科院新興與交叉學科布局項目、上海市青年科技啟明星研究項目和上海市人才發展資金資助項目,作為骨幹成員參與973項目3項和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2項。Nature AstronomyThe Astrophysical JournalMonthly Notices of the Royal Astronomical Society Journal of Cosmology and Astroparticle Physics 雜志審稿人,德國馬普天體物理研究所、美國加州大學高級訪問學者,曾受聘上海交通大學擔任訪問教授3年,曾擔任中共中國科學院上海天文台紀律檢查委員會副書記(負責人)。

長期潛心通過極其細緻系統地分析宇宙學數值模拟尋找宇宙大尺度結構形成與演化的基本規律。其在該領域的突出貢獻有:1、創造性地提出了暗物質暈“兩相”演化論,該理論成為了國際上星系形成與演化“兩相”理論的重要根基;2、開創了研究宇宙結構形成的“全新”方法,該方法兼具解析理論方法物理圖像清晰和數值模拟方法精度高的優點,其基于該方法構造的暗物質暈的質量增長統一模型和内部結構演化統一模型,被證明是國際學界最精确普适且物理圖像清晰的模型(在20個量級的動态範圍上均精确适用于宇宙演化的各個階段,不僅适用于冷暗物質模型也适用于溫暗物質和熱暗物質模型,不僅适用于标準冷暗物質模型也适用于沒有暗能量和彎曲的宇宙),在宇宙學、暗物質探測和星系形成研究領域得到了普遍認可和廣泛應用,各種大型星系巡天項目和暗物質探測項目如哈勃望遠鏡宇宙演化巡天計劃(COSMOS)、NASA引力透鏡巡天項目、歐洲奧斯卡克雷恩宇宙粒子物理研究中心的暗物質探測項目和中國巡天空間望遠鏡項目(CSST)等均運用該模型來進行相關的理論計算。


發表的代表性科研論文:

1 D.H. Zhao*, H.J. Mo, Y.P. Jing, G. Boerner, The Growth and Structure of Dark Matter Haloes MNRAS, 2003, 339, 12

2 D.H. Zhao*, Y.P. Jing, H.J. Mo, G. Boerner, Mass and Redshift Dependence of Dark Halo Structure, ApJ, 2023, 597, L9

3 D.H. Zhao*, Y.P. Jing, H.J. Mo, G. Boerner, Accurate Universal Models for the Mass Accretion Histories and Concentrations of Dark Matter Halos, ApJ, 2009, 707, 3544

4 Li, Zhaozhou, Zhao, Donghai*, Jing, Y. P., Han, Jiaxin, Dong, Fuyu, Orbital Distribution of Infalling Satellite Halos across Cosmic Time, ApJ, 2020, 905, 177

5 Dong, Fuyu, Zhao, Donghai*, Han, Jiaxin, Li, Zhaozhou, Jing, Yipeng, Yang, Xiaohu, The Universal Specific Merger Rate of Dark Matter Halos, ApJ, 2022, 929, 120


主持代表性科研項目:

1)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青年基金) 《利用多波段觀測樣本建立星系形成模型》,編号NFSC1030300420041月至200612月,資助金額26萬元;

2)主持上海市青年科技啟明星研究項目《面向虛拟天文台的星系形成模型研究》,編号04QMX1460200410月至200712月,資助金額10萬元;

3)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多宇宙暗物質暈的統一模型研究》,編号NSFC1087302820091月至201112月,資助金額36萬元;

4)主持中科院新興與交叉學科布局試點項目《大科學前沿與交叉研究I》(編号KJCX2-EW-J01)子課題《暗物質暈并合曆史和成團性演化研究》,20113月至20162月,資助金額150萬元;

5)主持上海市人才發展資金資助項目《暗物質暈形成與演化的精确統一模型研究》,編号201106920121月至201512月,資助金額10萬元。

6)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優秀青年項目《宇宙結構的形成與演化》,編号1122232520131月至201512月,資助金額100萬元。

7)主持國家重大科技專項973項目《暗能量觀測》子課題《宇宙大尺度結構與星系形成的理論和樣本研究》,20151月至201912月,驗收時間202112月,項目編号A-2015-05-20-002,資助金額60萬元。

8)主持廣西壯族自治區人才項目,20251月至202912月,資助金額300萬元。



地址:桂林市雁山區雁山街319号
郵編:541006
電話:0773-3696668